回顾2021年,共享充电宝行业进入大混战阶段。在这一年,行业迎来了“第一股”,搜电和街电合并,市场格局在历经“三电一兽”和“四电一团一兽”格局后再次重塑,逐渐向“小竹兽”格局转变。
回顾2021年,共享充电宝行业进入大混战阶段。在这一年,行业迎来了“第一股”,搜电和街电合并,市场格局在历经“三电一兽”和“四电一团一兽”格局后再次重塑,逐渐向“小竹兽”格局转变。
在历经多次涨价以后,2021年共享充电宝行业终于迎来了规范化运营。但这一年也是行业震荡的一年,怪兽充电开始出现亏损,行业竞争加剧,逐渐向代理模式偏移,各家打响“价格战”。
在行业盈利模式单一问题待解之时,各平台开始寻找第二增长曲线,展开精细化运营。但值得注意的是,新模式是否能走通,还有待时间来验证。
据艾瑞咨询预测,2020年中国共享充电市场规模为90亿元,到2028年有望增长至1063亿元,2020年至2028年复合年增长率(CAGR)可达36.2%。
与此同时,共享充电宝的渗透率仍有很大的上行空间。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v2rayng 失败io,商场、餐饮场景的渗透率较高,平均达60%,而KTV、购物场所、影院、景区等场所消费场景的渗透率均在30%左右。
在企业急速扩张时,行业格局再度生变。2021年4月v2rayngapk1.3下载,怪兽充电正式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同日,街电与搜电正式宣布合并,双方共同组建全新的集团公司竹芒科技;小电科技也已在港交所披露了招股说明书。
沙利文和头豹研究院联合发布《2021年上半年中国共享充电宝行业市场格局洞察报告》(以下简称“行业市场格局洞察报告”)分析称,共享充电宝行业已历经“三电一兽”和“四电一团一兽”格局,正逐渐向“小竹兽”格局转变。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生活服务电商分析师陈礼腾曾对记者指出,共享充电宝的竞争持续加剧,行业头部效应愈加明显,未来的竞争也将围绕头部平台展开。亦有分析指出,共享充电行业将进入下半场,竞争模式将从“单兵作战”变成“抱团取暖”。
值得注意的是,进入2021年下半年之后,共享充电宝企业的日子好像并不好过。
成功上市的怪兽充电在上市后的8个月内,经历了股价持续走低的窘境,股价由9.75美元/股缩水最低下降至1.2美元/股,缩水88.7%。
小电同样陷入困局,其自2021年4月底在港交所披露招股书后,上市计划就没有了下文。而竹芒科技内部也并非一片太平,近日,记者从多方知情人士处了解到,2021年底,原街电市场部员工已被裁撤。
共享充电宝起初因定价一元起量,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但随后行业历经多次涨价,涨价问题也成了广受消费者诟病的槽点。
据记者调查,2020年间共享充电宝的价格涨到4-6元/小时,景区、电影院、酒吧等特殊场景甚至达到10元/小时,2021年共享充电宝涨价又多次登上微博热搜。
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称,虽然理想状态下,共享充电宝运营企业仅靠共享收费就可以在数月内收回投资,但真实性有待考量;广告收入虽然是多数共享充电宝企业的盈利重点,但在行业发展初期,许多广告商在持币观望,收入潜力并不确定。由此,共享充电宝涨价,也成为了市场开拓盈利模式的尝试。
随着共享充电宝价格上涨,用户投诉也成了常事。在黑猫投诉平台输入共享充电宝关键字进行搜索,搜索结果超过11000条,投诉大多涉及乱收费等问题。
这也引起了监管部门的注意。2021年6月,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会同反垄断局v2rayng1.2.6、网监司召开“共享消费”领域行政指导会,怪兽、小电、来电、街电、搜电等共享充电宝品牌经营主体参加。会议严肃指出,目前“共享消费”行业普遍存在定价规则不明确、明码标价不规范等不当行为,要求企业增强合规意识,规范价格行为和竞争行为。
同年8月底,市场监管总局发文称,怪兽、小电、来电、街电、搜电等8个共享消费品牌经营企业积极整改,取得成效,共享消费领域价格涨势得到有效遏制,标价逐步透明化、规范化。
多名业内人士指出,2021年共享充电宝市场价格进入了透明化、规范化、强调性价比的发展新阶段。
尽管行业总体处于涨价态势,但共享充电宝企业变得越来越不赚钱。这一点或许从怪兽充电的财报可以略知一二。
2021年第二季度,怪兽充电净利润为820万元,同比下滑73%;到了第三季度,怪兽充电同比由盈转亏,净亏损7940万元,2020年同期净利润为1.09亿元。这究竟是为何?
起初,怪兽充电就走了一条与其他共享充电宝企业不同的路:直营+代理。行业市场格局洞察报告分析称,后疫情时代,代理模式的竞争优势逐渐突出:以直营模式为主的充电宝企业在疫情期间因为高成本压力导致营收呈下降趋势,而代理模式在这一时期的现金流和成本控制优势凸显使其成为行业内关注的重点,代理模式成为衡量头部玩家的竞争优势之一。
记者注意到,2021年,各大共享充电宝企业开始开拓代理模式。竹芒科技借助搜电在三线及以下城市的点位优势深耕下沉市场;怪兽充电通过“直营+代理”模式推动业务下沉;美团收缩直营,转为代理模式向三四线城市下沉渗透;小电直营模式占领导地位,于2021年7月重点开展代理模式。
对此,行业市场格局洞察报告指出,从各大品牌的调整战略来看,由于共享充电宝行业业务逐渐由一二线城市向三线及以下城市发展,用于拓展下沉市场和维护中小商户的代理模式成为各玩家的布局重点。此外,代理商渠道不易开拓,掌握代理商资源优势的玩家更具竞争优势。
共享充电宝行业人士于鑫(化名)称,在直营模式下,共享充电宝企业竞争压力非常大,主要表现为商家的分成越来越高,“有时商家都不会通知共享充电宝企业,直接就会把柜机撤走了,转而让给予其分成更高的品牌入驻。所以共享充电宝企业有时也会主动给商家提高分成比例,防止商家被别家企业抢走。”
据悉,目前共享充电宝企业与商家的合作模式分为入场费、入场费+提成、提成三种模式。“一两年前商家提成大概在50%-70%,而现在普遍在70%-90%,这种分成‘价格战’愈演愈烈。”于鑫透露,由于商家提成逐渐提升,实际上共享充电宝企业每个点位的收入和此前相差无两。
在盈利模式上,早在共享充电行业兴起初期,艾媒分析师便指出其盈利模式单一的问题。截至目前,共享充电宝的盈利模式集中在租金和广告上。
这种模式的弊端在疫情期间显现得淋漓尽致。2020年2月,小电创始人唐永波发布员工内部信指出,由于企业模式对上游商户的依赖程度极高,全国大量合作商户尚未开门营业,整个行业进入“红慌”模式。伴随着疫情好转,人流量逐步恢复,然而业内人士分析称,若不增加盈利路径,共享充电宝企业或将进入困难期。
由于盈利模式单一,各共享充电宝公司也都在探索新的增长路径。行业市场格局洞察报告显示,行业主要玩家在战略调整方向层面形成城市区域和企业类型差异,一二线城市精细化运营,三四线城市代理模式扩张成重要方向。
2021年7月,在百日会师现场,竹芒科技再次提出“前瞻性布局第二增长曲线”的战略规划,并宣布竹芒科技合并百天已研发推出口罩机、AED体外除颤仪一体机等产品。 现场,竹芒科技董事长梁凯系统性地公开竹芒科技第二增长曲线“四个全”规划: 全场景、全产品、全渠道、全覆盖。 同时,竹芒科技表示,未来三年还将在共享充电宝之外,打造落地至少三款智能硬件主打产品。
与此同时,头部玩家之间的竞争也已从单纯的点位数量之争转变为精细化运作与优质合作伙伴的竞争。
以怪兽充电为例,继2020年11月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和怪兽充电达成为期数年的战略联盟协议后,2021年9月底,蓝鲸TMT记者从知情人士处独家获悉,在多家共享充电宝企业竞标北京环球影城首家共享充电宝合作伙伴的项目中,怪兽充电中标。由此看来,怪兽充电已将与大型优质品牌的合作提为重点布局。
未来,共享充电宝行业能否真正开拓出第二增长曲线?谁又能成为下一个行业获利者?仍待时间来检验。